编辑:paper;数据支持:闪闪。
来了!来了!来了!姊妹们,2022年国考招考性别限制研究报告,已经完成!!!欢迎大家,扫码阅读!!
简介:2022年国考共招考31242人,涉及职位16745个。其中性别限制15928人,占比50.98%;涉及职位8307个,占比49.61%。近半数职位存在性别限制,对过半数拟招考人员存在性别要求。
从招考人数来看,偏好男性9613人,占比30.77%;偏好女性6315人,占比20.21%。偏好男性人数比偏好女性多3298人,相关占比高出10.56%。
从招考职位来看,偏好男性职位5063个,占比20.21%;偏好女性职位3244个,占比12.95%。偏好男性的职位比偏好女性多1819个,相关占比高出7.26%。
#看见女性劳动者# 墙裂推荐,豆瓣Women in 系列小组
2022年, 韩国国民银行造假了112名女性考生成绩,就为了多录取男性员工,相关人员被判一年有期徒刑。
2018年,东京医科大学过去8年内涉嫌在招生考试中对所有女性考生进行人为操纵减分。
我们这里,限男招聘、男性优先、同一岗位分男女招聘。
真心想问问喜马拉雅,【女权主义导向】什么时候成了下架节目的理由?
男女平等也是我国的基本国策,那么敢问,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的【平等】,是不是违反了你们的价值观?@喜马拉雅
中国妇女报、澎湃新闻报道:并非简单实行慷慨的产假、育儿假就能提高生育水平,政策制定背后的逻辑更为重要。
以德国为例,德国女性的产假、育儿假是慷慨的,但其生育率却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,原因在于德国强调儿童照料责任由家庭特别是家庭中的女性承担。这一政策背后体现了育儿责任承担的性别不平等。
“也就是说,女性的产假越长,承担的育儿责任越多,对其职业发展越不利,这反而降低了其生育意愿。”近年来,我们还是需要在整个社会倡导育儿责任承担上的性别平等,即育儿责任需要男性与女性共同承担。
虽然需要加强公共财政和公共政策来支持和服务生育,但是不需要将所有的政策都扯上生育政策。
发展托育托幼的根本目的,是降低家庭负担、提高女性的发展,以及通过健康教育的投入培养未来的高质量的人力资源;降低房价是为了提高人民的居住满意度和承受力,这都不能说是为了生育。将生育政策泛化,什么政策都是为了生育,这本身是政策错位。
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,侵权删除。